使用 Ctrl+F 搜索本页关键字

彼得后书 绪论

彼得后书与犹大书(一)

一.彼得后书和犹大书的共同点
A. 内容
1. 信仰群体的信心(彼后 1:1、5;犹 3、20);
2. 真理的传统(彼后 2:21;犹 3);
3. 救恩是当下的经历(彼后 3:15;犹 3);
4. 神和基督是唯一的救主(彼后 1:1、11,2:20,3:2、 18;犹 25);
5. 背离教会的严重性(彼后 2:17-22;犹 12-16);
6. 主的再来(彼后 3:4-13)。

B. 特色
1. 彼得后书篇幅较长,基本上涵盖了整卷犹大书的 内容。有学者推测彼得后书乃参考犹大书写成, 或者两封书信有共同的参考资料。无论如何,两 封书信同中有异,各有独特的价值。
2. 彼得后书与犹大书的相似程度远超过彼得前书; 它可能可能是新约中最晚写成的书信之一。
3. 两封书信都被列入普通书信中,而且信中都未明 言写作对象是谁。

二.犹大书
A. 背景
1. 作者是“耶稣基督的仆人,雅各的弟兄犹大,写 信给那被召、在父神里蒙爱、为耶稣基督保守的 人”(犹 1)。
2. 写信人大概正面对假教训的搅扰(犹 3、5、7、10、 12、16、17、19)。

B. 特色
1. 作者称敌对者为“这些……的人”(犹 8)、“这 些人”(犹 10、16)、“这样的人”(犹 12)、 “那些……的人”(犹 19)。
2. “保守”一词经常出现(犹 1、6、13、21、24)。

C. 搅扰教会者的特征
1. 随从情欲(犹 7-8)、爱说夸大的话(犹 16)、好 毁谤(犹 10)、贪婪(犹 11、16)、污秽(犹 4), 在教会造成很坏的影响(犹 4)。
2. 在教会的爱筵上表现恶劣(犹 12),常发怨言(犹 16)、分裂教会(犹 19)、没有圣灵(犹 19)。
3. 他们在自己的所作所为上败坏自己(犹 10),结 局是被灭绝(犹 5;参林前 10:1-13;来 3:7-4:13; 参 6;参创 6:1-4)

D. 正典及次经的引用
1. 米迦勒为摩西的尸首与魔鬼争辩的记载(犹 9) 引自《摩西升天书》(Assumption of Moses)。作者藉 这个故事突出背道者的跋扈(犹 8)。 2. 旧约三个人物(犹 11)该隐(参创 4:5;约壹 3:12)、 巴兰(参民 22:7,31:16)、可拉(参民 16:3-50) 的事迹,烘托出背道者像该隐一样心存嫉妒,像 巴兰一样贪财,像可拉一样目中无人;更透过三 人的下场,指出背道者的结局。
3. 以诺的一段话(犹 14-15)引自《以诺一书》。作 者借此表明背道者必要面对神的审判(参彼后 3:3;提后 3:2-5)。

E. 重点
1. 悍卫真道(犹 3)
2. 靠主站立得稳(犹 20-21),远避情欲(犹 23)
3. 有智慧地帮助肢体(22-23) 第廿五课

彼得后书与犹大书(二) (续)

三.彼得后书
A. 与犹大书的异同
1. 彼得后书 2 章与犹大书内容相仿。
2. 彼得后书同样针对教会中的假师傅(彼后 2:1、 3),更斩钉截铁地指出灭亡的结局(彼后 2:1); 相对犹大书讲论背道者的下场时较为隐晦。
3. 论到犯罪的天使,彼得的重点在于“神不宽容” (2:4),并引挪亚的事迹(彼后 2:5)表达神毁灭 罪人的同时会拯救义人。这点为犹大书所无。
4. 犹大书的焦点是罪恶之城,但彼得进一步指出罗 得是“常为恶人淫行忧伤的义人”,因此蒙神搭 救(2:7-8)。挪亚和罗得的事迹都说明了末后的 审判(2:9;参路 17:26-32)。
5. 彼得后书引述巴兰这个人物时,以驴比照敌对者 的狂妄(彼后 2:16、18;参民 22:21-35)。
6. 彼得比犹大更着意描述敌对者自欺欺人的心态 (彼后 2:19-21)。
7. 彼得不仅严厉批评敌对者的错谬,也举出实际的 例子以说明神审判的确实和公义。

B. 文学特色
1. 临别赠言
彼得写信时自觉离世的日子不远(彼后 1:14), 他期望信徒在他去世后“时常记念这些事” (1:15)。当他们面对敌人的搅扰(2:1),就知道 这是末世(3:2-3),更需要抓住使徒的教导。彼 得一再提醒信徒务要在真道上坚固(1:12、 20-21),对神的话要有正确的态度(1:19-21,3:16)。

2. 牧者的肺腑之言
彼得以牧者心肠,提醒信徒本已晓得的真理,牢 记先知的预言和主的命令(3:2)。信徒“记住” 真道与假师傅“忘记”自己罪得洁净(1:9)恰成 对比。

3. 鉴戒与教导
彼得后书对信徒既有反面的鉴戒,也有正面的教 导(1:5-7)。

C. 重点(3章)
1. 当时有人讥诮信徒,否定主的再来(3:4)。彼得 重申神必定会施行审判,惩罚恶人。
2. 审判背后的神学:(a)世界并非独立存在,亦非偶 发而有,乃是由神创造(3:5);(b)神用水创造天 地,也可用水毁灭世界(3:6);(c)神必审判不敬 虔之人(3:7;参 3:10、12)。
3. 人无法以有限的思想限制神(3:8)。假师傅以为 审判不会发生,其实圣经早预言主的再来(3:10; 参太 24:43;路 12:39;帖前 5:2;启 3:3)及审判, 不认主的、不信的必自取灭亡(2:1)。
4. 主既必定再来,信徒就当切切仰望这日子的来临 (3:11-12),要防备假道理,站立得稳(3:17), 追求长进(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