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Ctrl+F 搜索本页关键字

加拉太书 绪论

加拉太书

一.成书日期
A. 北加拉太理论(第二世纪)
1. 加拉太是一个地理区域,指小亚细亚较北地区的 加拉太古国。
2. 罗马帝国于第二世纪把原在南面的加拉太区域划 归北面的基利家。
3. 因此推论,保罗乃在第二次(徒 16:6)和第三次 (徒 18:23)宣教旅程中到访加拉太。

B. 南加拉太理论(19世纪后)
1. 加拉太是小亚细亚以南的一个行政省份,指安提 阿、以哥念、路司得、特庇一带。
2. 考古发现:在第一世纪罗马帝国的编制中,加拉 太属较南的地区。
3. 根据使徒行传,保罗在第一次宣教旅程曾到达南 加拉太地区;如此,保罗早于第一次宣教旅程就 到访过加拉太(徒 13:14-14:23),而加拉太书亦 是写给这一带的信徒的。
4. 路加和保罗采用了不同的地名,可能因为路加并 非罗马人,故沿用各地原有名称而非区域名称。 保罗则习惯使用罗马帝国编制下的地名。

C. 两个理论的分别
1. 南加拉太理论假定保罗上耶路撒冷见众使徒(加 2:1-10)是指送捐项一事(徒 11:27-30);却无法 解释为何加拉太书记载的是“会议”,而使徒行 传却记载“送捐项”。
2. 北加拉太理论假定保罗上耶路撒冷见众使徒(加 2:1-10)是指耶路撒冷会议(徒 15:1-21);却无法 解释加拉太书 2:1-10 记载保罗第二次到访耶路 撒冷,使徒行传却记载这是保罗第三次到访。
3. 近代学者们普遍接受加拉太书乃写于保罗第三次 宣教旅程。

二.背景
A. 教会受异端搅扰
信徒信主不久,就离开了纯正的信仰,跟从异端 (加 1:6-7)。保罗写信的目的,是提醒及挽回那些跟 从了假福音的信徒。

B. 异端的特点
1. 高举律法主义(加 1:7,5:10、12)
a. 强调外邦信徒必须受割礼
b. 反对犹太信徒与外邦信徒一同坐席

2. 懦弱无用的小学(加 4:9)
a. 强调遵守口传律法
b. 谨守日子、月份、节期、年份

三.重点
A. 权威之所在
1. 教会中有人质疑保罗的使徒身份及其所传的福 音,又声称惟有耶路撒冷教会才是权威;因此保 罗为自己的使徒身份辩护,以悍卫纯正的福音 (加 1:1)。
2. 保罗强调“因信称义”(加 1:11-12),福音是不容 窜改的(加 1:8)。

B. 福音真理
1. 因信称义(加 3:5-10)
2. 从救恩历史看恩典(加 3:15-4:20)
3. 旧约的预示(4:21-31)

C. 实践
1. 靠圣灵行事(加 5:25)
2. 不再被奴仆的轭挟制(加 5:1),但也不放纵情欲 (加 5:13)
3. 作新造的人,结出圣灵的果子(5:22-23,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