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多书 绪论
教牧书信(三)提多书
一.背景
1. 保罗在信中表示他计划到尼哥波立过冬(3:12); 为了让提多可以从革哩底赶去与他会合,就打发 亚提马或推基古接替在克里特的工作。保罗当初 把提多留在革哩底,原因有二:(a) 让提多完成 未办之事;(b) 在各城设立长老(1:5)。信中大 部份内容都是保罗的有关吩咐。
2. 保罗带着被囚的身份,坐船前往罗马途中经过革 哩底(徒 27:7-15)。
二.特色
1. 提多书既有节奏明快的部份,又有保罗书信中少 见的长篇大论的部份。
2. 提多书的语气不及提摩太书信的亲切(参 2:7-8)。
3. 教会大概是一个新建立的群体,各方面仍未发展 成熟(参 1:6),也有些家庭仍未全家归主。
4. 当时一般民众对教会心存敌意(1:12),反映信徒 在社会上面对不少冲击。
5. 当时教会的敌人是犹太人(1:10、14、16)。保罗 嘱咐提多要堵住他们的口(1:11)、责备他们 (1:13);提多自己也谨慎(3:9),必要时把敌人 赶出教会(3:10)。
6. 教会在严峻的环境中,作监督的就肩负更重要的 职份(1:9)。
三.重点——基督徒在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A. 保罗的教导似乎是常理?
2:1-10,保罗吩咐提多对待不同辈份的人时应有 的态度。这些吩咐都是基本的待人处事之道,反映 当时的犹太主义者破坏了家庭的伦常关系(1:11)。 因此,在提多书中,福音兼具有教化的功用,教导 人如何尽自己的社会责任。
1. 3:3-7 保罗在此引用了一段“可信的话”(3:8),说明 洗礼是对福音的正确回应。信徒在未信主前,对 周围的人心怀恶毒和敌意(3:3);信主后却已经 得着新的身份(3:4-7)。因此,信徒的表现理应 符合适身份(3:8)。
2. 2:11-14 有两个重要的字词:(a)“因为”连接上文的吩 咐:基于神的恩典,信徒应有相配的行事为人表 现;(b)“教训”:神的恩典有教导的作用,成为 初信者重要的引导。
B. 对社会大众的描写
1. 福音能为世界带来改变。借着重生的洗和圣灵的 更新,信徒的行事为人与新的身份相称,在社会 上就能发挥正面的作用,成为美好的见证。
2. 基督徒身处末世的张力中,等待末后主荣耀的降 临(2:11-13)。基督已经救赎我们(2:14),将来 祂要在荣耀中显现(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