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 绪论
约翰福音
一.背景
A. 写作日期 在福音书中成书日期最晚,约写于第一世纪末 80-90 年。
B. 作者和读者
1. 约翰以亲身经历记述耶稣生平。
2. 传统相信约翰在以弗所写成这本福音书,对象亦 包括外邦信徒。
C. 写作目的
1. 探讨耶稣生平的神学意义。
2. “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 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 命。”(20:31)
D. 大纲
1. 引言(1 章)
2. 内容(2-20 章)
a. 神迹篇
耶稣所行的神迹(2-12 章)
b. 荣耀篇(受苦与受死)
i. 耶稣对门徒的讲论(13-17 章)
ii. 耶稣的受苦和受死(18-20 章) 3. 结语(21 章)
二.特色——与符类福音比较
A. 文学特色
1. 引言(1:1-14)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段 独特的引言把基督的身份和工作表明出来:
i. 道的先存性(1:1-2)
ii. 道是生命之源,万物藉祂而造(1:3-4)
iii. 光(1:5)
iv. 道创造的工作,施洗约翰的出现(1:6-8)
v. 光来到世间,引入道成肉身的主题(1:9)
vi. 世界不认识也不接受这光(1:10-11)
vii. 道的拯救工作(1:12-13)
viii. 总结及钥节(1:14)
2. “道”
道(logos)原意是“话”。在希腊哲学中,道指向宇 宙的存在及其运行原则。在犹太传统中,神以话 语创天造地及启示祂的子民。 3. 独特的用字 道、生命、永生、信、爱、住在耶稣里……
B. 独有的记载
1. 事件
a. 迦拿婚筵把水变酒(2 章)
b. 与尼哥底母论重生(3 章)
c. 与撒马利亚妇人谈道(4 章)
d. 拉撒路复活(11 章)
e. 为门徒洗脚(13 章)
f. 复活后显现的一些事迹(21 章)
2. 讲论
约翰记载了耶稣给门徒的临别赠言(14-17 章)。
3. 比喻
包括“我是好牧人”(10 章)、“我是真葡萄树” (15 章)等。
4. 神迹
约翰福音中“神迹”(sign)有记号之意,作用是表 明耶稣的大能和身份。
a. 迦拿婚筵把水变酒(2 章)
b. 医治大臣的儿子(4 章)
c. 医治 38 年的病者(5 章)
d. 医治生来瞎眼的人(9 章)
e. 拉撒路复活(11 章)。
三.神学主题
A. 基督论
1. 对基督的描述
a. 道(1:1-2、14)
b. 羔羊(1:29、36)
c. 救世主(4:42)撒马利亚人
d. “我是……”(参出 3:14)
e. 人子/神的儿子(1:34、49,9:35-36,11:4、27, 20:31)
2. 基督的神性与人性
约翰福音清楚阐述基督的神性与人性,成为初期 教会讨论基督的神人二性时之重要理据。
B. 救恩论
1. 出死入生 符类福音多以“悔改”表达救恩,在约翰福音中 却是用“出死入生”(5:24)。
2. 信心 “相信”在约翰福音出现约 100 次。信和不信的 人交替地出现,表达出信的重要。
C. 圣灵论
1. 圣灵又称为保惠师(14:16、26,15:26,16:7),意 即帮助者、代替申求者等。
2. 保惠师的工作是引导人明白一切真理(16:13),又 叫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责(16:8)。
3. 保惠师具有位格,与圣父、圣子同为一位神;祂 在耶稣升天后受父的差遣而来。